之所以遭到抵抗,还是触犯了奴隶主的既得利益。

    这也是变法的通病,试想大禹治水后,威望高到什么程度,依旧要通过杀鸡儆猴,才确保税法的通行,他们自然更不例外。

    而现在推行得如此顺利,不是别的原因,正是那些反抗者,死的死,屈服的屈服,奴隶主阶层已经消亡,这才确保了奴隶的真正解放。

    至此四大诸侯哪里还不明白,最想要的变革改制的,正是当今陛下,只是利用他们,先将阻碍都扫得七七八八了,再雷霆万钧,以最快的速度,最佳的效率,贯彻四方。

    他们悔不当初。

    实际上,万事有因必有果,究其根本,还是四镇诸侯势力庞大,对于中央没有敬畏之心,将自己的地位摆在隐性的竞争位置,而非完全的服从上面。

    否则真对中央言听计从,他们岂敢率先改革?

    现在说什么都晚了。

    甚至继奴隶和奴隶主之后,八百诸侯也将不保。

    四大诸侯齐聚,也正是为此。

    可商量来商量去,众人都拿不出好的办法。

    八百诸侯,数目看似很多,其实至少有六百多诸侯局限于一县之地,说是诸侯,与奴隶主无异,权势主要来自于麾下的奴隶和税收。

    如今奴隶解放,税收改制,他们还剩什么?

    剩下的诸侯,才是能组建出兵马的,却又在不久前的大战中耗损一空。

    再看四大诸侯,姜桓楚早被架空,姬昌、崇侯虎和鄂崇禹麾下嫡系死伤惨重,统治力全无,也没了一战之力。

    名存实亡!

    有鉴于此,姜桓楚深深叹息:“事不可为,我等若不自请为臣,以保富贵,恐怕下场,比起那些奴隶主更为悲惨……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众人面色大变。

    即便心中已经考虑过这点,但真正从姜桓楚,这位昔日八百诸侯之首的口中说出,依旧刺耳无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