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健帝并没有追究朝安擅自赦免陶禄等叛国之人。

    帝国建立,自有传承。

    两套法度,保驾护航,维持民生安定,但终究不长久。

    这是弊端却无法更改,哪怕康健帝也逆不过这大势。

    穆郡王府内,阿信捧着个食盒在大口吃着,待书房门打开。

    慕容清的声音传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以后便多多仰仗杨先生了。”

    “浅学拙见,得主上信重,杨某定一展所学。”

    阿信回头,看向那一只脚迈出门的青年,没好气的转过身去。

    等慕容清将其亲自送出府,返回时阿信不情愿道。

    “殿下,那杨浩然不是好来路,所言出身没几句真话。”

    “你不懂,他言之假,对旁人来讲便为真。

    化虚为实,此乃大才,可用。”

    慕容清返回书房,阿信还想说些什么,但见殿下还有事要忙,便只能继续低头吃东西。

    昨日下午,青年书生模样的杨浩然入京,寻到郡王府前,便说要见穆郡王。

    拜帖没有,只说是来投效。

    护卫据实禀报,慕容清怀着疑惑接见了杨浩然。

    两人在书房一聊便是一夜,也不知在里面说了什么。